開學以來,每到課間操時間,扎囊縣各中小校園內就歡聲笑語不斷,據悉,原是由自治區(qū)群藝館(區(qū)非遺保護中心)和扎囊縣民間藝術團演職人員的指導下排練的富有本土特色的果諧課間操,正在扎囊縣各大中小學廣泛傳播。
非遺進校園
打造特色課間操
自治區(qū)群藝館副館長、自治區(qū)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副主任阿旺旦增介紹說:“非遺進校園之扎囊縣中小學課間操《扎囊果諧》,是由區(qū)群藝館館(區(qū)非遺中心)和扎囊縣聯(lián)合打造的特色課間操,也是西藏非遺進校園的成功例子,如今已取得比較好的反響?!?/p>
據了解,山南素有“果諧之鄉(xiāng)”的美稱,而且“扎囊果諧”的曲調獨具特色,節(jié)奏既能激情熱烈,也能悠揚柔情,具有極強的感染力。而果諧的很多動作都是從農業(yè)演變而來,曲調、特點等充滿農業(yè)氣息??梢哉f果諧就是由西藏農業(yè)興起和發(fā)展時期,較簡單的模仿勞作方式而逐漸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流行于農村的古老民間歌舞。一般在藏歷新年、節(jié)日宴會及眾人相聚歡度喜慶的日子里表演,其表演以圓圈為主要隊形,按照順時針方向邊唱邊舞。2006年,“扎囊果諧”被列為全區(qū)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阿旺旦增介紹,非遺進校園是近年來比較熱門的非遺活動,目的是讓中小學生從小受非遺傳承文化的教育,培養(yǎng)興趣愛好。“扎囊果諧是2014年開始與扎囊縣一起打造的一個課間操形式的非遺進校園項目,現(xiàn)在扎囊縣的各大中小學在課間操時都在跳扎囊果諧,傳播面比較好?!卑⑼┰稣f。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
西藏各大校園在行動
“‘非物質文化遺產四進校園’內容包括文化非遺展覽進校園,非遺歌舞進校園、非遺傳承人進校園及非遺出版成果進校園,我們在非遺文化周期間,讓非遺走進了西藏大學及藏醫(yī)學院。目的就是讓在校大學生了解、掌握非物質文化遺產,這樣一來才能起到更好地保護非遺的作用。歸根結底與扎囊堆諧課間操是一樣的目的?!卑⑼┰龈嬖V記者。
扎囊果諧是山南農區(qū)非常流行的一種圓圈舞蹈,在扎囊縣,每個人從小都會跳,有很好的基礎。在扎囊縣精選出扎囊果諧的同時,自治區(qū)群藝館專程派編導與音樂人到扎囊縣,進而打造的扎囊果諧課間操。
據悉,自2014年西藏出臺《關于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工作的意見》以來,已有西藏大學、西藏藏醫(yī)學院、日喀則拉孜縣拉孜鎮(zhèn)中心小學等7所學校被命名為西藏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示范基地。而各地也根據自己的特色,積極打造非遺進校園項目,除了扎囊果諧已全面進入扎囊縣各中小學外,林芝響箭技藝也進入林芝市職業(yè)技術學校,拉孜堆諧、曲水牛皮船舞及其他一些非遺手工技藝,也不同程度進入校園。
除此之外,阿旺旦增介紹,非遺的普及性讀物也在編纂當中,非遺教材進校園也指日可待。
(責任編輯 王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