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1650名壯漢頭戴紅布帶抬著龍舟在巡游。當日,在千余名壯漢、4臺吊車的護送下,全長77.8米,寬2.5米的“中華苗族第一龍”貴州施秉苗族獨木龍舟下水,祭司在岸邊舉行儀式。
該龍舟由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苗族獨木龍舟傳承人張先文領銜制作,其中舟身為67.8米,龍頭、龍尾各5米;撓片160支,漿手160人,舵手、鼓手、鑼手和火銃手共20人,共180人。

5月28日,1650名壯漢頭戴紅布帶抬著龍舟在巡游。當日,在1560名壯漢、四臺吊車的護送下,全長77.8米,寬2.5米的“中華苗族第一龍”貴州施秉苗族獨木龍舟下水。 中新社記者 賀俊怡 攝

千名壯漢護送“中華苗族第一龍舟”下水 場面壯觀

該龍舟由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苗族獨木龍舟傳承人張先文領銜制作,其中舟身為67.8米,龍頭、龍尾各5米;撓片160支,漿手160人,舵手、鼓手、鑼手和火銃手共20人,共180人。 中新社記者 賀俊怡 攝

千人護送龍舟下水,場面壯觀。 中新社記者 賀俊怡 攝

為促進旅游業(yè)發(fā)展,素有“漂城”之稱的貴州施秉縣籌資建造“中華苗族第一龍”,將在2016年端午節(jié)進行表演,并準備申報吉尼斯世界紀錄。 中新社記者 賀俊怡 攝

兩名手持板斧李逵打扮的壯漢在木龍舟頭開道。 中新社記者 賀俊怡 攝

中華苗族第一龍舟下水,祭司在岸邊舉行儀式。 中新社記者 賀俊怡 攝

中華苗族第一龍舟下水,祭司在岸邊舉行儀式。 中新社記者 賀俊怡 攝
(責任編輯 王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