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南寧9月10日電(記者林艷華)“文化交流在中國-東盟全面合作關系中作用獨特,將極大地增進彼此的了解和欣賞,加深各國人民友誼,可在人文領域促進‘一帶一路’建設?!敝袊幕扛辈块L丁偉10日在廣西南寧表示。
當天,第11屆中國-東盟文化論壇在廣西南寧開幕,來自中國和泰國、越南、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新加坡等東盟文化、教育、藝術院校官員、專家代表,圍繞“交流與共享—藝術教育合作與發(fā)展”的主題展開交流探討。
中國-東盟中心秘書長楊秀萍認為,第十九次中國-東盟(10+1)領導人會議就進一步深化中國-東盟關系達成重要共識,中國將繼續(xù)保持東盟第一大貿(mào)易伙伴的地位,東盟仍然是中國第三大貿(mào)易伙伴,并就“人文交流”打造成為中國與東盟合作的一個新支柱,也就是第三個支柱,推動中國東盟關系提質(zhì)升級。
馬來西亞旅游文化部文化政策司資源首席助理秘書朱白達·木塔坦承,樂見馬中之間包括文化與藝術、新聞與出版業(yè)、體育、旅游和社會科學等文化項目正的合作如火如荼地開展,她相信,前景無限的人文流域交流能夠促進中國-東盟伙伴關系的發(fā)展。
當前,中國—東盟文化產(chǎn)業(yè)合作方興未艾,文化貿(mào)易正向多元化擴展,努力完成溝通民心的歷史課題。中國人民和東盟國家人民對彼此的影視作品并不陌生。中國電視劇《包青天》在泰國人氣長盛不衰,電視劇《三國演義》在柬埔寨家喻戶曉,當代都市劇《歡樂頌》在新加坡引發(fā)廣泛討論。
2016年是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年。地理相近、文化相通,天然的紐帶讓中國和東盟在留學生培養(yǎng)、語言學習、聯(lián)合辦學、科研等方面的合作具有很大潛力。2010年,中國政府提出“雙十萬計劃”,即到2020年中國與東盟雙向留學生都達到10萬人。目前,中國與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文萊、緬甸、老撾、柬埔寨、菲律賓分別簽署了教育交流協(xié)議,與泰國、馬來西亞簽訂了學歷學位互認協(xié)定。2015年東盟赴中國留學生人數(shù)已突破7萬。
廣西近年來與東盟藝術院校合作密切,與泰國文化部藝術發(fā)展大學、越南軍隊文化藝術大學、新加坡南洋藝術學院等東盟藝術院校、團體頻繁開展藝術教育交流活動,簽署合作辦學協(xié)議。
“就讀于廣西藝術學院的馬來西亞留學生陳永馨在2013年‘中國好聲音’音樂比賽中勇奪佳績,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星’;越南留學生杜氏清花在為歡迎習近平主席訪問越南舉辦的文藝晚會上演唱歌曲,受到中越兩國最高領導人的親切接見?!睆V西壯族自治區(qū)文化廳廳長黃宇表示,在中國—東盟頻繁人文往來中,留學生為雙邊交流搭建金色橋梁,文化在破除隔閡,助力經(jīng)貿(mào)合作升級的作用日益凸顯,正成為東盟區(qū)域發(fā)展新的驅(qū)動力。
(責任編輯 姜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