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全省扶貧系統工作會議上了解到,今年以來,省委、省政府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堅持轉變思路與創(chuàng)新方式同步、超常施策與精準施策同步、精準識別與精準退出同步、督查考核與執(zhí)紀問責同步,推動形成了五級書記抓扶貧、全省動員聚焦脫貧,“十三五”脫貧攻堅開局良好。
省委、省政府多次專題研究部署扶貧工作,今年先后出臺29項配套政策文件、行動計劃,完善了云南“3+X”政策體系,各地聚焦難點、突出重點,因地制宜打造脫貧攻堅政策措施的“加強版”“升級版”和“創(chuàng)新版”。各地發(fā)動13.3萬人組成1.7萬支精準識別工作隊,開展要求更嚴格、程序更明確、覆蓋更全面的建檔立卡“回頭看”,新識別20.9萬戶85.7萬人,剔除21.6萬戶87.3萬人,圓滿完成了建檔立卡“回頭看”任務。我省采取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方式啟動精準扶貧“大數據”平臺建設,實現與國務院扶貧辦建檔立卡信息系統無縫對接,多部門數據共享。目前,貧困戶、貧困村、貧困縣等功能模塊已正式上線運行,能夠對貧困對象的基本情況、致貧原因、動態(tài)變化進行實時分析、分類研判。按照全面啟動易地扶貧搬遷3年行動計劃,實施18萬戶、67萬人的搬遷規(guī)劃建設(其中貧困戶11萬戶、41萬人)。目前,已規(guī)劃選點2797個集中安置點,開工率89.8%。
我省全面實行扶貧目標、任務、資金、權責“四到縣”改革,省級以上財政專項扶貧資金80.4億元,全部按因素法切塊下達到縣,共投入省級以上財政專項扶貧資金93.2億元,同比增加32.1億元、增長52.5%(其中:中央62.2億元、增14.2億元,省級31億元、增17.9億元),再創(chuàng)歷史新高;在全國首家設立總規(guī)模1000億元的云南浦發(fā)扶貧投資發(fā)展基金,支持11個州(市)貧困鄉(xiāng)村改善基礎設施、基本公共服務,現已投放114億元。
今年以來,我省率先在迪慶、怒江啟動實施14年免費教育,組織編制“直過民族”人口較少民族素質提升實施方案;免費培訓建檔立卡勞動力3.7萬人,轉移就業(yè)3.3萬人,貧困地區(qū)交通、水利、電力、網絡等進村入戶的基礎設施扶貧力度明顯加強,農村公路完成投資100.3億元,1.6萬公里建制村通村道路硬化、建設開工率達到90%,實施181個“溜索改橋”工程已完工150個。
“一個民族一個行動計劃、一個集團幫扶”,我省制定了9個“直過民族”和阿昌族、普米族兩個人口較少民族脫貧攻堅工作方案,并與三峽集團、華能集團簽訂幫扶協議,分別投入資金20億元,現分別到位3.5億元、2.5億元。云南中煙工業(yè)公司、云南煙草專賣局(公司)分別投入6億元、8.5億元實施布朗族、阿昌族脫貧攻堅,年度幫扶資金2億元已經全部撥付到縣,完成計劃任務的65%以上。
同時,38名省級領導掛聯4個片區(qū)、42個貧困縣,300家省級、2087家州級、10948家縣級單位,組織59萬名干部實現“掛包幫”全覆蓋,129.4萬人次深入掛包點走訪調研,組建駐村扶貧工作隊6770支,選派工作隊員37379名,做到每個貧困村都有一支5人以上的工作隊,駐村扶貧工作隊長全部兼任第一書記;49家定點扶貧云南的中央單位選派57名干部任定點扶貧縣貧困村第一書記,直接投入幫扶資金1.16億元,幫助引進項目89個。
(責任編輯 師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