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開始,一則“國家撥款700萬元專項基金救助白血病患兒,有需要向寧夏民政廳申請白血病救助基金”的消息迅速在朋友圈里蔓延,4日上午,記者向寧夏民政廳救助處工作人員求證得知,此條信息為假消息。

12月3日開始,該條信息在不少人的朋友圈中刷屏,還公布了工作人員的手機。當天,多個網友撥打該手機申請或詢問是否能申請救助白血病基金。
“剛開始還一頭霧水,后來看到了同事轉發(fā)給我的朋友圈截圖,才明白過來。” 目前,民政部門工作人員已經向來電咨詢的網友澄清了事實。
謠言漏洞多
這則謠言其實去年就出現過,且已經辟過謠,但還是有網友不加甄別,直接轉發(fā)。

據寧夏民政廳宣傳處工作人員證實,首先,微信中所說的原寧夏民政廳救助處一工作人員現已經調至福利處,而朋友圈中所轉的微信內容中涉及該工作人員時,依然標明的是救助處。
其次,寧夏民政廳并沒有這樣一項救助基金,也沒有消息中所說的國家撥款700萬元。即便是有救助基金,也不會向某位工作人員去申請,會有正規(guī)的申請程序,并且會通過正規(guī)媒體渠道告知。
散布謠言會有什么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五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jié)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一)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
而在去年11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刑法修正案(九)》,增加了編造、傳播虛假信息罪,意味著若有人在微信、微博、論壇等社交媒體上造謠傳謠,嚴重擾亂社會秩序,造成嚴重后果的,將被處以3年至7年有期徒刑。
(責任編輯 石逸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