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時候的程浩/媽媽在醫(yī)院為程浩拍下的最后照片
兩年前,知乎網(wǎng)舉辦了一個名叫“你覺得自己牛的地方在哪”的討論,持續(xù)吸引著不少網(wǎng)絡牛人前來一較高下。2013年2月,一位名叫程浩(人個主頁)的新疆小伙把自己的經(jīng)歷寫到網(wǎng)上,這個爭論才最終有了結果——這個1993年一出生就沒走過路的"職業(yè)病人",用自己的真實經(jīng)歷詮釋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牛人。而他的那句最經(jīng)典的話"真正牛的不是那些可以隨口拿來夸耀的事跡,而是那些在困境中依然保持微笑的凡人",成為了許多人的座右銘。8月22日,程浩母親告訴揚子晚報記者,8月21日下午1點40分,程浩在醫(yī)院走完了生命的最后一程。消息傳出后,網(wǎng)友紛紛在網(wǎng)上發(fā)文悼念他。
“最牛小伙”程浩21日去世 他的文字看哭網(wǎng)友
1993年出生后,程浩因不能確診的病因沒能下地走過路,醫(yī)生曾斷言他活不過5歲,但他還是堅持到2013年,因長期臥床,臨去前多器官衰竭。一年前,他的一篇回答"你覺得自己牛的地方在哪"震撼了許多網(wǎng)友。六天前,他發(fā)布在個人專欄的一篇文章《地獄在身后》詳細地講述了自己患病以來的心路歷程,這篇文章開頭提到的一場小感冒,在數(shù)天后奪去了他的生命。這位只能在網(wǎng)絡世界游走的程浩文章中流露出對活著的渴望、對讀書和學習的熱愛以及對寫作的狂熱,卻依然感染著網(wǎng)友們。
對待生命,不能下地不能出門甚至到了后來連寫字都困難的程浩用"昂著頭的藝術"來總結。幼年的他曾經(jīng)絕望,為什么自己不能和其他小朋友一樣出去玩耍,為什么每天在冰冷的機器中鉆進鉆出。然而,周圍病友的一個個去世,不僅沒打倒程浩,反倒激起了他對活著的無限渴望。在程浩的微博上,他豪不回避地講起了自己對生命公平與否的思考。有網(wǎng)友問他會不會怨恨命運,這位躺在病床上20年的小伙子卻用"只有坦然接受命運的不公,才能安然享受生命的平等"來回答。他在自己的文章中解釋道:"我在思考自我救贖的過程中慢慢接受了生命的不公,天堂未必在前方,但地獄一定在身后。對于命運的不公,只有不斷向前奔跑的人才永遠不會迷茫。"
程浩把這種對待生命的樂觀和認真的態(tài)度用在了讀書學習和寫作上。事實上,這也是病床上的程浩能做的最大的努力。很多網(wǎng)友問他,你讀書能做什么?程浩老實地回答:"雖然我不知道自己為什么要讀書,但是,我覺得這是認真生活的表達方式。"在程浩去世以前,從沒有上過學的程浩規(guī)定自己每天保持十萬字的閱讀量。讀書確實帶給了他很多,讀書讓他思考,思考給了他思想,讓他想去創(chuàng)作。近幾年,他堅持每天更新微博并寫一篇日記,每周寫一篇雜文。這些文章為他帶來了很多粉絲和好友。2013年4月份,《全球商業(yè)經(jīng)典》刊登了程浩文章《昂著頭的藝術》,讓自稱"職業(yè)病人"的他找到了自己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左腳在人間 右腳在地獄” 程媽媽講述兒子勵志人生
8月22日,當記者致電程浩母親時,剛剛接受兒子逝去現(xiàn)實的程媽媽告訴記者:"對于死亡,程浩經(jīng)常跟我開玩笑說自己‘左腳在人間,右腳在地獄’。但他不想死,他總說有那么多的事情沒做完,一定要活著?!背虌寢尰貞?,就在兒子去世的當天上午,他還堅持看書,并和出版社的人商量把自己這幾年的文章整理成書。
說起兒子這些年走過的道路,程媽媽突然泣不成聲,在她眼中,程浩雖然患有重病,卻比很多人更優(yōu)秀。程媽媽在程浩5歲時曾為他請過家教,然而老師只教完拼音就匆忙辭職。小小的程浩只能躺在床上,一個人按照拼音學習認字。電腦出現(xiàn)以后,程媽媽程爸爸都不會擺弄,程浩又自己學會了電腦。幾年前,程浩的身體開始不斷萎縮,敲鍵盤拿書本都十分困難。但是為了堅持讀書和寫作,程浩請媽媽買來手寫板,其他手指不聽使喚,他就用大拇指的關節(jié)劃字。微博上的程浩談笑風生,幽默詼諧,但他每劃出一個字都要耗費巨大體力。直到2013年,媽媽為他買了能夠識別語音的手機,程浩才告別了用大拇指關節(jié)劃字的時代。
如今,失去兒子的程媽媽雖然萬分悲痛,但是看著兒子電腦上清晰歸檔的日記、雜文、書評等文章,程媽媽決定完成程浩生前最大的心愿——出書。因為程浩總開玩笑:“你看別人都說自己慘,等他們看到我,就不會覺得自己慘了,我沒白出生?!?/p>
勵志文字被瘋狂轉發(fā) 網(wǎng)友自發(fā)悼念“最牛小伙”
“也許,人們的堅持,往往不是因為相信未來,而是他們不想背叛過去。夢想如此,活著亦是如此。”這是程浩留下的最后一條微博,被轉發(fā)了近萬次,數(shù)萬名網(wǎng)友自發(fā)點起蠟燭,表達追思之情。新疆的一些網(wǎng)友還自發(fā)組成了追悼小組,準備到石河子參加程浩的追悼會。
一些名人和知名雜志也直接引用了程浩的文字來表達對程浩的敬意。知名演員任泉引用了程浩的一句話“天堂未必在遠方,但地獄一定在身后”并表示:“你在這個世界上,有人知道你牛過!我算一個”。意林雜志則直接引用“也許我們無法明白‘活著’的意義,但是我們已經(jīng)為‘活著’付出了太多代價;天堂未必在前方,但地獄一定在身后”這段文字。不少雜志直接將程浩的文章做成長微博向更多網(wǎng)友傳達他的思想火花。
在網(wǎng)友的留言中,還有很多祝福,希望程浩“來世能做一個普通的人,做普通的事”;“希望有來生,你能快樂奔跑,盡情追到你愛的姑娘”還有網(wǎng)友表達感謝:“謝謝你的文章給的鼓勵,走好!”
程浩帖文節(jié)選
你覺得自己牛逼在哪兒?為什么會這樣覺得?(知乎問答)
小時候,我忍受著身體的痛苦。長大后,我體會過內心的煎熬。有時候,我也忍不住想問:“為什么上帝要選擇我來承受這一切呢?”可是沒有人能夠給予我一個回答。我只能說,不幸和幸運一樣,都需要有人去承擔。
命運嘛,休論公道!
近些年,我的健康狀況日益下降,住院的名目也日益增多,什么心臟衰竭、腎結石、腎積水、膽囊炎、肺炎、支氣管炎、肺部感染等等。我曾經(jīng)想過,將來把自己的全 部器官,或捐獻給更需要它的人,或用于醫(yī)學研究。可是照目前來看,除了我的眼角膜和大腦之外,能夠幫助正常人健康工作的器官,真的非常有限。
我最遺憾的事情是沒有上過學,當然,遺憾的原因不是什么“自強不息”的狗屁理由,而是遺憾不能像正常人一樣交朋友,認識漂亮姑娘,談一場簡單的戀愛。但是就 像狂人尼采說的:“凡不能毀滅我的,必使我強大?!闭且驗闆]有上學,我才能有更多的空閑時間用來讀書。讓我自豪的是,我曾經(jīng)保持過一天十萬字的閱讀量。 雖然我不知道自己為什么要讀書,但是,我覺得這是認真生活的表達方式。
我想說,真正牛逼的,不是那些可以隨口拿來夸耀的事跡,而是那些在困境中依然保持微笑的凡人。
這是我在知乎回答的第一個問題,感謝題主。期待認識更多朋友。
地獄在身后(知乎專欄)
是 的,我不甘心。這種感覺就像你問我為什么要寫作一樣。我會挽起袖子給你看,手臂上有長時間寫作壓出的、無法消散的淤青。我未必能成為一個作家,未必能寫出 讓自己滿意的作品,但是我必須堅持寫作這個行為,因為我不想讓自己身上的傷痕變得毫無意義??粗@些淤青,我就能想起曾經(jīng)的日日夜夜,想起曾經(jīng)的自己。若 放棄寫作,則是對之前付出的一切表示否定。
也許,人們的堅持,往往不是因為相信未來,而是他們不想背叛過去。
夢想如此,活著亦是如此。
我總是幻想,人間就是一條長長的大路,每個人都是一只背著重殼的蝸牛,殼里裝著理想、誓言,以及所有關于過去的執(zhí)念。我們在路上爬行, 尋找傳說中的天堂。能夠堅持到底的人,很少;半途而廢的人,很多。但無論是堅持,還是放棄,這兩種人活得都不輕松。那些堅持的人,哀嘆希望的渺茫;那些放 棄的人,卻已經(jīng)失去了希望。
也許我們無法明白“活著”的意義,但是我們已經(jīng)為“活著”付出了太多代價;也許我們無法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但是我們已經(jīng)為夢想流下了太多淚水。我們能做的,僅僅是在這條路上走得更遠,絕不能回頭。
天堂未必在前方,但地獄一定在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