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2014民祭司馬遷大典韓城舉行 萬人分食2米高巨型花饃
新華網(wǎng)陜西頻道3月30日電(劉嬌)萬民聚韓城,共祭司馬遷。3月30日,“中國?韓城2014甲午年民祭史圣司馬遷大典”舉行,來自海內外多個國家的學者、民祭代表、司馬遷后裔以及當?shù)孛癖?、游客等上萬人,齊聚“史圣”故里,拜謁先賢。
本次祭祀大典儀軌依次為鼓樂引祭、漢樂啟祚、金石漢禮、敬獻祭禮、焚香祭拜、敬獻黃河水、恭誦祭文、明燈頌史、萬民納福等9個環(huán)節(jié)。
上午10時,在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韓城行鼓”的表演中,祭祀大典正式開始,身著漢服的樂團司儀敲擊編鐘,起奏漢樂。在漢代,每逢盛世或重大慶典,必冶鑄鐘或鼎器,以示威嚴祥和,有專家認為,古色古香的“漢禮”,讓大典在嚴肅中愈顯莊重。
隨后,司馬后裔敬獻2米高巨型花饃、酒水、水果、五谷、點心等祭禮,并焚香祭拜。來自全國各地的81位馬遷后裔組成的祭拜團行“三拜九叩”大禮,主祭人——百家講壇講師鮑鵬敬獻黃河水。據(jù)悉,此水取自韓城龍門,而龍門系整個黃河流域最窄之處,司馬遷曾在《史記》中提到“遷生龍門”。
在明燈頌史環(huán)節(jié),130名少年著漢服,捧蓮花燈,齊聲朗誦《史記》名篇。數(shù)字“130”代表《史記》五體結構的12本紀、10表、8書、30世家和70列傳。
分食2米高巨型花饃將大典推向高潮,現(xiàn)場觀禮者紛紛搶上前去沾福氣。據(jù)了解,敬獻花饃已成為韓城祭祀司馬遷的固定環(huán)節(jié),本屆花饃高達2米,制作精美,堪稱歷屆之最。
分食花饃源于韓城當?shù)氐那迕髁曀住T陧n城,掃墓時要有祭品“子福饃”,此饃為一斤二兩水面蒸熟的冢形饅頭,上栽紅棗若干,中間包雞蛋一個,取多子多福之意?!白痈px”在祭獻后,由墳頭滾下,后輩搶食,取沾染先祖靈氣、祈求祖先庇護之意。有學者認為,沾福饃,讓大典的“民祭”本色彰顯無遺。
(實習編輯 杜林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