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黨委八屆七次全委(擴大)會議上,“推動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會結構和社區(qū)環(huán)境,形成相互往來、鄰里守望的友好關系”再一次被明確提出。麥蓋提縣委書記文福來說,這是一種接地氣、暖人心的創(chuàng)新性工作方法。
“所謂的嵌入,就是交融;嵌入的主體,就是各個民族。推動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會結構和社區(qū)環(huán)境,對化解民族隔閡、促進民族團結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蔽母碚f。
在麥蓋提縣,民族團結最好的教科書就源于生活。在當地,到處都蘊藏著豐富、鮮活的民族團結素材。尕孜庫勒鄉(xiāng)喀贊庫勒村就是典型。
喀贊庫勒村是民漢合村,連年被評為“民族團結先進集體”,村里一共有252戶村民,其中87戶是漢族,其余是維吾爾族。
張金林在喀贊庫勒村當了20年村黨支部書記,能說一口流利的維吾爾語。他說,在喀贊庫勒村,漢族和維吾爾族沒有什么兩樣,漢族村民全都會說維吾爾語,維吾爾族村民也都了解漢族習俗。每逢維吾爾族村民過節(jié),漢族村民都會上門道賀;每逢漢族村民過節(jié),維吾爾族村民也送來自制的糕點同樂;村里無論誰家遇到婚喪嫁娶的大事,村民都會來幫忙。
在喀贊庫勒村,有一支由維吾爾族、漢族村民自發(fā)組成的社火隊,每年正月十五,他們就為村民帶來一場熱熱鬧鬧的社火表演;而到了諾肉孜節(jié),社火隊又齊唱刀郎木卡姆、跳刀郎麥西來甫。社火隊員依力·買買提和吾布力·阿吾提裝扮的孫悟空、沙和尚惟妙惟肖,姚城和唐發(fā)亮跳的刀郎麥西來甫,連刀郎老藝人都豎大姆指。
文福來說,這些不起眼的事情其實就是民族團結的表現,它不是靠教育產生的,而是人們在長期的交往、交流過程中自然生成的一種發(fā)自內心的情感。
“今后,麥蓋提縣計劃把民族團結教育貫穿到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之中,讓各族青少年從小玩在一起、學在一起、成長在一起,讓‘各民族大院’都如喀贊庫勒村一樣,充滿溫情和歡樂,”文福來說,“只要大家距離近了,密切來往,民族團結就會成為一種習慣,一種生活常態(tài)?!保?strong>張麗霞 張艷芳 丁梅 帕蒂曼)
(編輯 杜林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