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位于貴州平塘的“中國天眼”。 孫自法 攝
中新網北京1月4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4日從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獲悉,當今世界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將于2021年4月1日正式向世界開放,接受全球科學家的觀測申請,經評審、遴選確定后于8月1日起分配觀測時間。
中科院國家天文臺FAST運行和發(fā)展中心常務副主任、總工程師姜鵬介紹說,自今年4月1日起,各國科學家可以通過在線方式向中科院國家天文臺提交觀測申請,申請的項目將交由FAST科學委員會和時間分配委員會進行評審、提出項目遴選建議,并于8月1日起分配觀測時間?!爸袊煅邸泵嫦蛉蚩茖W家開放的第一年,預計分配給國外科學家的觀測時間約占10%。
FAST科學目標與相關戰(zhàn)略規(guī)劃已確立多科學目標漂移掃描巡天、中性氫星系巡天、銀河系偏振巡天、脈沖星測時、快速射電暴觀測等多個優(yōu)先和重大項目,不過,面向全球科學家開放的觀測申請不限于這些領域。
兩個月前,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在北京舉行FAST運行情況和科學成果新聞發(fā)布會稱,“中國天眼”完成國家驗收以來運行穩(wěn)定可靠,已取得發(fā)現(xiàn)逾240顆脈沖星等系列重大科學成果,基于FAST數據發(fā)表的高水平論文已達40余篇,并以其當今世界最強靈敏度射電望遠鏡的巨大潛力,有望捕捉到宇宙大爆炸時期的原初引力波。
中科院院士、FAST科學委員會主任武向平指出,2021年FAST面向全世界開放,“中國天眼”將成為“世界巨眼”,體現(xiàn)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國家天文臺臺長常進表示,F(xiàn)AST驗收運行以來取得的科學成果遠遠超過預期。FAST具有超高靈敏度,它會看到以前沒有看到的宇宙現(xiàn)象,未來可以期待它在科學上帶來很多大的驚喜。
據了解,作為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位于貴州平塘的“中國天眼”于2016年9月建成啟用,進入調試期;2019年4月通過工藝驗收并向中國國內天文學家試開放;2020年1月通過國家驗收,正式開放運行。
(責任編輯 石逸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