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籍歌手許巍的歌聲還在耳邊傳唱:媽媽坐在門前,哼著花兒與少年。雖已事隔多年,記得她淚水漣漣。那些幽暗的時光,那些堅持與慌張。坐在那扇門前,媽媽對著我說: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來到人世間,為找到那片海不顧一切。
詩和遠方的田野必定太過詩意和永恒遙遠,不能不說的是花兒與少年茍且的眼前。
3月16日,四川閬中把討薪的8名農(nóng)民工押上了公判臺,8名農(nóng)民工分別獲刑6至8個月,其中有5名女性,兩名還很年輕。審判結(jié)束,被告?zhèn)兣c家人相擁而泣,淚流滿面。
此事由法院自己掛在網(wǎng)上以后,激起了包括公知五毛自干五在內(nèi)的網(wǎng)民眾怒。人們紛紛責問:用“文革”式的游斗示眾的手法羞辱討薪的農(nóng)民工,天理何在?良知何在?或許是迫于輿論的壓力,閬中法院撤下了網(wǎng)上的圖文,但譴責一直還在延續(xù)。
3月19日,微信圈傳播了另一條消息:陜西子洲十三歲少年為死去的父親和被判刑的家人喊冤。一名叫楊皓楠的小學生以寫信的方式,講述了他家的遭遇:父親被當?shù)匦叹狀I導的親戚殺害后,一家人告狀無門,母親先是被關押十二天,后又被判二緩三刑罰。奶奶在被關押六個月后也判二緩三。兩個未成年的姐姐也被行政處罰。而涉命案的當事人僅判了三年徒刑。
閬中的事情清清楚楚,子洲的冤情告訴尚且沒有得到其他傳媒的證實,其中的是非曲直還有待調(diào)查。但是,這兩起事件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基層法院對干擾秩序的上訪者以判刑的方式了結(jié),卻又以很輕微的量刑開脫。似乎反映出了難言的無奈和巧妙的變通。
法律和人情之間不僅有距離,甚至有矛盾。所謂法不容情,法律至上都是在強化法律的權威。然而,當法律總是對弱者果斷出手,對強者禮讓三分的時候,就算個案的真實無錯也難以建立社會的公信。人們會問:討薪者被判刑了,是因為行為過激,欠薪者為什么逍遙法外?為什么沒有公訴追究他們的刑責?上訪者被判處徒刑,上訪的問題是否厘清?他們討要的公道是否得到?
當法律制度和機構走向不公,成為基層政權和地方勢力違法的幫辦的時候,依法治國就全面地變成了“依法”治民,法律的公平公正也會蕩然無存。
歌中在唱“姑娘就像花兒一樣”,書中也寫著“少年是一個國家的未來和希望”。社會弱勢群體中的少男少女,是弱者中的弱者,社會的不公一旦傷害了他們的親人,必然更深地傷害到他們幼小的童心,埋下的也一定是強烈的不滿甚至仇恨。
花兒與少年,不僅需要被教育被欣賞,更需要整個社會關愛的氛圍。每一個長輩,都有責任做他們的擺渡人,給他們溫存,陪他們成長!
(責任編輯 馬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