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精品视频一区_爱性久久久久久久久_在线看免费观看中国Av_一级大黄片免费视频在线

  • 掃一掃上新西部網
  • 不良信息舉報窗口
您的位置:
當前位置: 首頁 >> 本刊動態(tài) >> 正文
張更祥:《田韓堡》里寫春秋
2017-03-15 10:22:21 來源:新西部雜志

他是富平籍作家群體中較早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的人。他創(chuàng)作的長篇小說《田韓堡》,被認為是繼柳青《創(chuàng)業(yè)史》之后,陜西當代作家描寫農村生活的最新力作。

他說,創(chuàng)作是個辛苦事,但寫作過程是快樂的,常常為人物的命運時喜時悲,而且還有一頁一頁的白紙寫滿了字后的成就感。

張更祥近影

“對,我就是張更祥?!笔煜さ摹扒厍弧?,一下子拉近了記者與千里之外的張更祥的距離。電話撥出的瞬間,記者曾懷疑打錯了,因為手機上顯示這是浙江寧波的號碼。

這正是記者要尋找的富平籍作家張更祥(筆名:耿祥)。

在富平籍作家群體中,張更祥是較早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的人。據富平另一位作家李印功介紹,在家鄉(xiāng),包括他在內的不少人都是受了張更祥的影響和幫助愛上寫作的。

張更祥告訴記者,他已經退休,眼下正在寧波照看孫子。春節(jié)前比較忙,過幾天孩子放假后他才有時間和記者好好聊一聊。

就這樣,對張更祥的采訪斷斷續(xù)續(xù),從春節(jié)前開始,到春節(jié)過后才完成。

受巴金影響,棄農從文

新西部:我們了解到,您是富平作家群體中較早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的人,其中不少人都是受了您的影響和幫助愛上寫作的。您是怎樣走上創(chuàng)作這條路的?受哪個作家、哪部作品影響最深?

張更祥:我走上創(chuàng)作之路的原因非?!白晕摇薄I鲜兰o70年代中期,我被推薦到陜西省農林學校上學。和別的學校不同,這所學校執(zhí)行的是“社來社去”的分配政策,即從哪里來的,畢業(yè)后仍回那兒去。至于回公社還是回農業(yè)社,當時都不清楚。同學們都有點心不甘,我也不甘心(再回農村去),總想尋條出路,就開始寫小說。

從小愛看書還是其次,“文革”中看大字報時得知,巴金有稿費17萬元,這才是真正的誘惑。

最初影響我的作家是巴金。影響我的作品是陜西作家柳青的《創(chuàng)業(yè)史》。

畫外音:張更祥1955年出生于富平縣美原鎮(zhèn)仁合村,該村距縣城約50里,距美原鎮(zhèn)約10里。富平境內最早的歷史遺跡頻陽縣治故址就在距離仁合村不遠的美原鎮(zhèn)古城村一帶。張更祥在村上的仁張小學讀完小學,高中畢業(yè)于當地有名的美原中學。

新西部:您的處女作是哪一年發(fā)表的?在當時的影響如何?她對您后來的創(chuàng)作有什么影響?

張更祥:我最早變成鉛字的小說是《王龍種菜子》,是個短篇,有四千多字,發(fā)表于1978年的《富平文化》。小說寫一個愛科技的農民引種油菜的故事,當時沒什么影響。隨后在《西岳》等雜志上發(fā)表過幾篇小說,還把我寫的小說改成故事去地區(qū)匯演,得過獎。1984年在《飛天》發(fā)表的短篇小說《第五把手》,應該影響較大。當時我離職上電大,得到的稿費是120元,在黨校(電大在黨校上課)引起了不大不小的轟動。那時,一般干部的月工資是三四十元。從那時開始,我與愛好寫作的幾個同學和朋友處在一塊,至今聯(lián)系不斷。

新西部:您曾先后在富平報社、富平縣委外宣辦等部門任職,嚴格意義上并非專業(yè)作家,而是業(yè)余作家。您如何處理寫作與工作的關系?您經常熬夜嗎?請介紹一下您的寫作方式與寫作習慣。

張更祥:工作是第一位的。我在縣農科所工作過五年,所里認為寫科技報告以外的東西屬不務正業(yè),所以我早期的筆名有好多,其實是為減少麻煩。熬夜對我來說很正常,不過因我寫得較快,夜熬得不厲害,大多是白天構思,晚上寫作。

一部《田韓堡》,名動文壇

新西部:長篇小說《田韓堡》是您的代表作,也是近年來陜西為數不多的優(yōu)秀長篇小說之一。評論家仵埂評價《田韓堡》時說道:“誰若想了解20世紀60至80年代關中農民的生活情境,耿祥的小說無疑最有參考價值?!标愔覍嵲凇栋茁乖肪硎滓昧税蜖栐说拿浴靶≌f被認為是一個民族的秘史”。 您怎樣把握小說與歷史的關系?請您介紹一下《田韓堡》的創(chuàng)作緣由和創(chuàng)作過程。

張更祥:《田韓堡》是一部反映“文革”時期關中農村生活的長篇小說?!拔母铩睍r我年齡尚小,有十二三歲,但事事記得起,過程甚清晰?!拔母铩辈坏珱_擊了當時的社會構架,對人們的精神影響更是深重的,難以估量的。可是,反映這方面的作品很少,也許我孤陋寡聞。這是其一。

其二,把幾百上千農民攏在一起過日子,歷史上不曾有過,后世會不會再有,難說。我們這代人經歷了,就有責任把這段歷史真實地記錄下來。評論家仵埂和我同年,他的特別之處在于,他曾任過生產隊隊長、大隊長和公社委員,對那段歲月有著刻骨銘心的記憶,故有此評價。

《田韓堡》的創(chuàng)作準備很早。上世紀80年代,我在鄉(xiāng)鎮(zhèn)工作過三年,結識了一位大隊書記,名叫李增番,他可以說是小說中韓武的原型。李增番在關中農村大包干的前一年,分了集體的地、牲畜、農具,在當時是了不起的事情!安徽的小崗村是大包干后才被大多數人所知,這件事深深地刺激了我。我曾為此寫過一個中篇《熱土》,后覺得不過癮,決定要寫個長篇。后來工作調至報社,主觀上自己懶散,客觀上事務性工作太多,寫長篇的計劃被擱置。退休前幾年,報紙停辦,遂拾筆續(xù)前愿。我的寫作速度是比較快的,一天寫一萬到兩萬字是正常的,所以初稿只用了不到兩年。

畫外音:張更祥曾任《富平報》副總編輯,負責報紙副刊編輯,期間發(fā)現和提攜了一批當地文學青年。

小說和歷史的關系其實是很緊密的。歷史是當代人做的事由后人記錄下來的文字,小說是記錄古人和當代人生活的文字。小說免不了受歷史的局限,《創(chuàng)業(yè)史》的遺憾就是明證。而中國的歷史和小說幾乎共生共存,《史記》是歷史,也可以說是小說,正因如此,它才獲得了無與倫比的高度評價。所以我主張小說應該更真實一些(指藝術的真實)。毫無疑問,《三國演義》是一部偉大的作品,但羅貫中老先生在創(chuàng)作時對人物和情節(jié)作了較多的“手腳”,比如“草船借箭”其實是周瑜所為,使得后世對小說這個文種產生了不少微詞。

新西部:讀過《田韓堡》的人大都有這樣的體會,小說語言通俗優(yōu)美,人物刻畫活靈活現,鄉(xiāng)土氣息濃郁。有評論者認為《田韓堡》是繼柳青《創(chuàng)業(yè)史》之后,陜西當代作家描寫農村生活的最新力作。據說,小說《田韓堡》曾被陜西推薦為茅盾文學獎參評作品之一,有關單位還專門為這部小說舉辦過一個“改稿會”。請介紹一下《田韓堡》創(chuàng)作完成后省內文學界的反響。

張更祥:《田韓堡》初稿完成后,于2011年10月2日至10月4日,由陜西省寫作協(xié)會主持,在西安市常寧宮酒店進行了為期三天的改稿會。參加會議的有省寫作協(xié)會的會長劉路及全部成員,這里邊主要是西安各大學文學院的院長,省作協(xié)原常務副主席趙熙等六名老作家,全國知名文學評論家李星等。中國作協(xié)副主席陳忠實因眼疾不能到會,還專門送來賀詞。這次改稿會參會者共計達百余人,結論是:《田韓堡》是一部比較成功的長篇小說,同時,大家也提出了不少修改意見。

發(fā)表百萬字,苦中有樂

新西部:每個作家對自己的故鄉(xiāng)都有一種特殊的情結,小說《田韓堡》里有您故鄉(xiāng)的影子嗎?在您筆下,除了韓武之外,其他如韓正剛、韓正飛、田秀秀、韓土改、田能能、田積德、田蜜蜜、費香香、韓昭慶等等,這些個性鮮明、讓人過目不忘的人物形象,生活中都有原型嗎?

張更祥:我的故鄉(xiāng)在富平縣美原鎮(zhèn)仁合村,所居村名老名叫永和堡,是個古老的堡子,屬五姓(張、郝、賈、趙、穆)合居,文化積淀深厚。既有上世紀20年代的中共地下黨員,又有國民黨的校尉軍官,文化人較多,民風淳樸,賢達人眾。

《田韓堡》中不但有永合堡的影子,小說中的老四、能能等主要人物,都能找到原型。

畫外音:據當地人介紹,現在的仁合村,包括五堡七隊,是個不小的村子。村中男性姓氏早已突破張、郝、賈、趙、穆五姓,多達近20個姓。張更祥在小說中描述的“四圍有城,兩方有門或四方有門”的“堡”,村中多數人都沒見過,也許正如他在小說中寫的那樣,“1958年拆了大半,‘文化大革命’中,當做肥料壯了莊稼,如今一星半點也沒有了?!?/p>

不過,村里的不少文化人都讀過張更祥的小說。張更祥的發(fā)小張吉祥說,小說是編造的,但小說里邊的很多地名都是真的,比如“老虎橋”,“趙老峪”等,都是我們這里的地方。

新西部:截至目前,您發(fā)表的小說有多少字?多少部(篇)?還有新的創(chuàng)作計劃嗎?

張更祥:已發(fā)表作品百十萬字。沒有寫作計劃,業(yè)余作者沒壓力,高興了寫,沒興致了筆就放下了。

新西部:據了解,您有一部新的作品即將出版,能簡單介紹一下這部新作嗎?

張更祥:前幾年寫了一部長篇小說《斬城》,是反映當代行政生活的。自我感覺不太好,還在修改中。

畫外音:記者了解到,張更祥從1978年開始發(fā)表小說,先后在《飛天》《百花》《西岳》等文學期刊發(fā)表《第五把手》《老兄老弟》《黑妮的悲劇》《這片熱土》等作品,共計50余萬字。2006年后創(chuàng)作了《那年那月》等中篇小說五部。2013年出版58萬字長篇小說《田韓堡》?,F任《富平文學》副主編、《陜西文學》副主編。

新西部:我們知道,業(yè)余作者的作品出版不易,您的長篇小說《田韓堡》是通過什么方式出版的?

張更祥:《田韓堡》由西安出版社出版,自費。

畫外音:記者從其他作家那里了解到,目前,絕大多數業(yè)余作家的作品都是自費出版。像《田韓堡》這樣一部50余萬字的長篇小說,作者自費出版,至少要花費六七萬元。不過,《田韓堡》的出版無疑是成功的,這部小說不僅在文學圈內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而且社會各界的反響也不錯。據張更祥介紹,《田韓堡》的銷售收入與出版的開銷基本持平。張更祥還告訴記者,他的孩子們都很支持他搞創(chuàng)作,他本人的經濟狀況還可以。與富平作家群體中的多數作家一樣,張更祥看重的是寫作帶給自己的樂趣,而不是寫作的經濟效益。

新西部:作家柳青說過,文學是愚人的事業(yè)。您寫作中的快樂和痛苦是什么?您還有哪些方面的感悟與心得要與讀者分享的?

張更祥:創(chuàng)作是個辛苦事,但寫作過程是快樂的,常常為人物的命運時喜時悲,而且還有一頁一頁的白紙寫滿了字后的成就感(我是手寫)。我要告訴讀者的是,作者的意愿是一回事,讀者的感獲又是一回事。這是改稿會對我的最大啟示。

《田韓堡》中的費香香,是一個和六個男人有過關系的人,我一直把她當一個服務于情節(jié)的小人物,隨便拉來,隨便扔掉。在會上,李星卻說:費香香是一個最出彩、最成功的形象。令我非常意外!后來我仔細回味,費香香雖然是小人物,她卻不由己地反饋出了那個時代的特征,像一張試紙,檢驗出了人性奸詐和良善、計較和寬容、貪欲和真情。這些在我構思這個人物時幾乎沒有想到。需要說明的是,費香香既無原型,也沒當主要人物來寫。

(責任編輯 馬穎超)

讀取內容中,請等待...
中國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12377
手機舉報APP下載
陜西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0 / 029-63907152
新西部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029-85260304
陜西省社會科學院擁有新西部網所有版權 備案號:陜ICP備06011504號-3 技術支持:錦華科技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