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鐵將路過洪慶,我們期盼早日通車?!薄斑@些樹就像我們的家庭成員,請一定確保成活。”……3月15日,地鐵九號線苗木遷移工作匯報會在灞橋區(qū)洪慶街道辦事處召開,30多名灞橋區(qū)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和市民代表,針對大樹移植提出自己關心的問題。
市民:盼著地鐵修通到家門口
慶華社區(qū)的黨芳玲是社區(qū)主任,也是區(qū)人大代表。她已經60歲,居住在東郊,每周要回草灘農場看望自己的九旬母親,以前乘坐公交車得三個多小時,地鐵開通后時間減少了一大半。
“雖然享受到了1、2號地鐵的方便快捷,但還得先坐公交車到城東客運站地鐵口,這5公里的距離不太方便?!秉h芳玲說,自己16歲來到洪慶,那時候可以用“山高路遠”來形容,沒想到有一天這里還會通上地鐵,和朋友們說起來大家都特別高興。
家住田王村的市民代表說,以前進城想去鐘樓得倒好幾趟公交車,浪費時間不說,還把人累得夠嗆,可有了地鐵以后時間就節(jié)約了一大半,地鐵里冬暖夏涼,換乘的時候連地面都不用出,對于市民來說真的是實實在在得實惠。
“對咱們居住在洪慶的居民來說,雖然坐地鐵比以前方便了但還是要先坐車到城東客運站才能乘坐,還是不甚方便?!边@位代表說,慶幸的是,政府把地鐵也修到家門口了,以后也可以一出門就坐地鐵,不用兜兜轉轉地找地鐵站了。
關切:“還想經常去看望大樹”
“為啥要遷移大樹?”“這些樹要移植到哪里去?”“以后這些國槐樹會不會回來?”座談會上,不時有市民代表提出自己關心的問題。
一位市民代表說,家門口有地鐵很方便,“我們也不再是西安市的‘鄉(xiāng)下人’了。只是田洪正街本身就較為擁堵,如果挖樹會更加影響交通,不知道相關部門怎么解決?時間怎么定?”
黨芳玲退休前是慶華公司的員工。她說,1951年的時候,慶華廠建廠洪慶,同年種植下這些國槐,到如今60多年過去了,這些國槐已郁郁蔥蔥?!熬盘柧€要路過洪慶直達臨潼,我們感激的心情無法言表。但是,這些樹就像我們的家庭成員,為了地鐵,我們支持把這些樹木移走,只是希望移走后不要離我們太遠,這樣可以經常去看望?!?/p>
施工:田洪正街208棵樹需“搬家”
西安中鐵軌道交通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九號線在灞橋區(qū)全長約11.6公里,由于受地質條件限制,九號線灞橋區(qū)內6座車站均采取明挖施工。也就是說,為了便于施工,地面的附著物都要暫時遷移,包括兩側的行道樹。施工單位已于兩年前就對需移植的大樹進行了修剪。
據負責人介紹,田洪正街一共1002棵大樹,為了將遷移量減到最小,政府和地鐵公司多次進行方案論證,確定了三個車站的208株喬木需遷移,其中胸徑15厘米以下喬木39株、胸徑15厘米至40厘米喬木79株、胸徑40厘米以上喬木90株。這208棵樹中,有157株國槐和法桐,其他的都是普通行道樹。
為了最低限度減少交通影響,大樹遷移時,會拉通快車道與慢車道,在施工時間上避開早晚高峰,并由6名交警進行交通疏導,加緊施工,力爭半個月內完成100多棵大樹的移植。
保護: 市民可常去“新家”看望大樹
西安市灞橋區(qū)城市管理局綠化大隊工作人員張珊珊介紹,綠化隊將派遣技術熟練工人進行大樹移栽,并對他們進行培訓,同時全部安排先進高效并對大樹傷害小的工具和方法,盡早動工搶抓春季栽植的黃金季節(jié)進行移植。
這些大樹在田洪街道生長了60多年,習慣了這里的環(huán)境,甚至是光照條件。為了保證苗木成活,工人們將在樹干上標定南北方向,使其在移植到新地點時仍能保持按原方位栽下,滿足其對庇蔭及陽光的要求,還要打營養(yǎng)液、生根劑以及為樹木做支架等。
此外,大樹起挖前還將逐一對苗木進行編號和定向,建立遷移檔案,確定每株苗木抵達栽植地點時手續(xù)完備,為日后綠化回遷提供翔實的數據支撐。
“考慮到大家對國槐樹的情結,我們將樹暫居在繞城高速香王出口附近的一大片綠地中,只要大家想去看大樹,很近就到了?!睆埳荷赫f,這些大樹的“新家”具體位置為長樂東路白鹿原酒店東側的綠地內,占地約9畝。待地鐵施工完成后,所遷移苗木將按照遷移檔案進行回遷。
(責任編輯 石逸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