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部網(wǎng)榆林訊(記者王永程 劉建華)因為地處大漠古塞邊緣,世世代代的橫山人都形成了一種粗獷豪放的性格,從來不會在小事上斤斤計較。尤其是在請客吃飯方面,沒有人會埋怨誰請的多,誰請的少。然而,他們的AA制——橫山打平伙羊肉,卻打破了人們對這種仗義疏財?shù)睦斫?。其實不然,從一定角度來說,正是這種特殊的交流方式,才更體現(xiàn)了橫山人熱情、淳樸的性格特點。
打平伙羊肉歷史悠久
漢書地理志載:帝崩,葬奢延水東走馬水之高柏山。7000多年前,黃帝荊山鑄鼎成功,灶缶進入家庭,在這之前的先民們,已經(jīng)在享受鍋仔羊肉了。打平伙羊肉在中華民族的發(fā)展史上,其意義更是不可小覷。相傳,大夏主赫連勃勃征戰(zhàn)前喝羊湯鼓舞士氣,戰(zhàn)后以大塊羊肉慶功,用鮮羊血做成堅硬的城墻。行兵橫山,手抓羊肉大快朵頤之余,他發(fā)出了“臨廣澤而帶清流,吾行地多矣,未見若斯其美。”的贊嘆。此后,領軍的后方是成群驅趕的橫山羊群,以作軍糧補給之大用。這大概是橫山打平伙羊肉最原始的形式吧!期間的豪邁情懷由此可見一斑。
吃羊肉過程其樂融融
陜北著名的說書人王海忠在一段陜北說書中唱到:“人杰地靈風光好,山上長滿地椒草。常吃地椒肉質好,白絨山羊是橫山的一件寶。”說的就是有名的橫山白絨山羊肉,也就是目前已經(jīng)被批準為全國地理標志保護產(chǎn)品的“橫山羊肉”。在橫山羊肉40多種的吃法當中,打平伙羊肉應該算是最原始的一種方式了。每當秋后明月當空的夜晚,或是平日陰雨連綿的日子,人們閑著沒事,就走家串戶,結伴拉伙打撲克、下象棋、侃閑話、講故事、唱民歌。期間,一聲“打平伙”得到眾人響應,于是一頓豐盛的鐵鍋燉羊肉就在這種“AA制”下拉開了帷幕。
群聚式交流展現(xiàn)富足
據(jù)了解,打平伙不僅僅是為了吃羊肉,還有“鞏固友誼,增進了解;解開疙瘩,調解糾紛?!钡囊馑?。當人們一邊聊天,一邊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過程中,整個屋子都彌漫著濃郁香醇的酒香和肉香,就算鄰居之間的一些不愉快也會被這種氛圍感染得煙消云散。如果村里誰家遇到困難,大家就會同舟共濟,助其渡過難關。在這里。原始的有飯同吃、有福同享的共產(chǎn)生活遺風和現(xiàn)實的人際關系結合得天衣無縫。橫山人靠羊發(fā)財?shù)母蛔愀?,也因為這種特殊的交流方式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編輯 王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