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素質拓展訓練。
(原標題)榆林“優(yōu)先發(fā)展教育”是這樣實施的
“我愛北京天安門,天安門上太陽升……”國慶長假前夕,隨著老師的鋼琴伴奏,榆陽區(qū)榆陽鎮(zhèn)東升幼兒園中二班的孩子們引吭高歌,過著快樂的學前生活。
自2011年以來,我市大力實施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加快榆林城區(qū)學校建設,著力打造“高標準、大公益”學前教育格局,不斷推進“教育強市”工程。目前,全市共有幼兒園933所,在園幼兒有16.37萬人,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95%。
1、頂層設計性——建457所公辦幼兒園
2011年以來,我市圍繞抓好學前教育工作和榆林城區(qū)學校建設,在一期行動計劃中以“加強公辦幼兒園建設,提高學前教育普及水平”為出發(fā)點,提出了新建、改擴建244所幼兒園的目標任務;在二期行動計劃中提出了“兩為主”即城區(qū)園建設為主、公辦園建設為主,公辦園占比達50%、公辦園幼兒占比達50%。
在此基礎上,市政府先后印發(fā)了《關于大力發(fā)展學前教育的意見》及一期、二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一期行動中,按照“建成一所、達標一所、投用一所”的要求,投入9.42億元,超額完成了360所公辦幼兒園的建設任務。二期行動中,規(guī)劃建設公辦幼兒園97所,目前投入2.3億元,已有6所幼兒園投用。
2、凸顯公益性——教育惠民累計受益163.4萬人次
為了保證入學兒童少年享受更為普惠、公益的教育,我市先后出臺義務教育“零收費”、十五年免費教育政策,采取市、縣兩級財政按比例投入的辦法,向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費提供教輔資料、學具、寒暑假作業(yè)、校服,向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免收寄宿生住宿費,同時按每生每年1600元標準免收普通高中學生學費。
去年,市政府出臺了《榆林市提高學前教育免保教費標準實施方案》,在原有每生每年900元標準的基礎上,將全市學前三年免保教費標準提高到1500元,兌現(xiàn)了優(yōu)先發(fā)展教育的承諾。近年來,全市落實教育惠民資金達13.8億元,受益163.4萬人次。全市惠民政策的廣泛實施,促使學前一年、二年、三年毛入園率大幅提高,躍居全省前列;榆林城區(qū)就讀兒童少年由2010年的9萬人遞增到現(xiàn)在的12.6萬人,占全市學生總數(shù)的22.2%,初步形成“高標準、大公益”的教育格局。
3、抓隊伍建設——幼兒教職工達到13670人
為了提升教師專業(yè)素質,全市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幼兒教師補充機制,通過招聘新教師、小學教師轉崗等措施,使幼兒園教職工達到13670人、專任教師達到9314人,均是2010年的3倍,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教師占74%,教師隊伍的數(shù)量、年齡結構、學歷結構發(fā)生了巨大變化。
同時,組織園長、教師到南京、蘇州、西安等地學習、培訓,培訓園長992人次、教師4300人次。加強對骨干園長、骨干教師的培養(yǎng),遴選26名園長在全市幼兒園長大講壇介紹經驗,舉辦全市首屆幼兒教師專業(yè)技能大賽,評出榆林市學前教育“學科帶頭人”8名,有62名教師被評為省、市級“教學能手”。
4、精細化管理——出臺63個規(guī)范性制度
為了促進全市教育內涵發(fā)展,我市從細化制度管理入手,先后出臺了63個規(guī)范性制度,建立了較為完備的制度管理體系,促進了辦學行為的進一步規(guī)范。圍繞落實《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每年組織開展分類評估,創(chuàng)建省級示范園13所,認定市級一類園18所、二類園240所、三類園122所。
市教育局每年年初把幼兒園建設任務、城區(qū)學校建設任務納入年度考核指標體系,市政府教育督導室每個季度安排督學深入縣區(qū)督查工程建設進度、辦學行為,并下達《整改通知單》、通報督學結果,確保管理工作層層落實,一抓到底,常抓不懈。
編輯 邊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