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網(wǎng)上傳出一條“銀行公布硬幣回收價格”,稱1965年、1967年和1977年的1分錢硬幣能兌換350元。對此,不少看到消息的市民都在家里翻箱倒柜,企圖找出相關年份的一分錢硬幣,坐享這翻了幾萬倍的價格差。不過,對于這些市民來說,銀行的回應可謂是潑了一大盆冷水,銀行人士紛紛否認了這一傳聞,稱一分錢硬幣依然是等價兌換。但有不少錢幣專家稱,由于老硬幣的存世量少,在收藏市場上的確有一定價值。由此,關于硬幣收藏與投資的討論也熱鬧了起來。那么,硬幣收藏中真正值得關注的藏品是什么?又有哪些值得普通收藏者注意的呢?
“五大天王”
是指1979年、1980年、1981年的5分硬幣,1980年的2分硬幣,1981年的1分硬幣,目前單枚市場價都在千元以上。
目前1981年1分硬幣的價格最高,為1500元左右。另外,1979年、1980、1981年的5分硬幣價格在250元左右,1980年的2分硬幣目前市場價達300元。
“四小龍”
分別是1955年1分、1957年1分、1992年1分、1992年2分,這也是由于長期流通后造成市場匱乏的有四個品種。目前,1955年1分硬幣價格在30元附近,1957年、1992年1分硬幣以及1992年2分幣的價格都在60元左右。
一分錢硬幣兌換350元?
銀行表示并沒有如此的硬幣回收價格
信息時報記者查閱這條《銀行公布硬幣回收價格》的帖子發(fā)現(xiàn),帖子里顯示了各個年份各類幣值硬幣的回收價格,從1元到300多元不等。
為此,記者咨詢了廣州市各大銀行,各家銀行客服均表示“沒有查詢到相關信息,未接到回收老硬幣的通知”。在銀行網(wǎng)點,相關工作人員也表示,銀行并沒有如此的硬幣回收價格表,都是實行等價兌換。這也就意味著,不少網(wǎng)友用這小硬幣翻3.5萬倍的發(fā)財夢破滅了。
據(jù)銀行工作人員介紹,自2007年4月1日開始,第二套人民幣的紙分幣停止流通,但硬分幣并未退出流通,國家貨幣單位還是元角分,銀行也沒有政策高價回收。而銀行根據(jù)流通需要,每年都會投放小額貨幣,主要是為了銀行結息消存折用。
哪些硬幣收藏價值高?
“五大天王”和“四小龍”
在不少錢幣收藏專家看來,老硬幣的存世量少,因此在收藏市場上有一定價值。而老硬幣也并非越陳越香,只是一些特殊年份的硬幣才具收藏價值。
資深錢幣收藏者劉先生介紹稱,目前硬幣收藏市場上最耀眼的就是“五大天王”。所謂“五大天王”,是指1979年、1980年、1981年的5分硬幣,1980年的2分硬幣,1981年的1分硬幣,目前單枚市場價都在千元以上。劉先生說,這五枚硬幣當時并沒有大規(guī)模發(fā)行,并且與同年度的個面額鈔票裝幀成了人民幣套裝,主要作為收藏品針對海外市場饋贈外賓,基本上不在國內(nèi)流通。因此,目前在市面上很難見到“五大天王”,因而價格就高。
除了“五大天王”,比較受歡迎的還有“四小龍”,分別是1955年1分、1957年1分、1992年1分、1992年2分。
有收藏人士表示,盡管有些藏家對整套“五大天王”開出了萬元以上的天價,但由于專門經(jīng)營硬幣的商家并不多,很多硬幣大多處于有價無市的狀態(tài)。
資料
我國的流通硬分幣自1957年12月1日正式發(fā)行,面額分別為1分、2分、5分,材料初期為鋁銅合金。后來,因存在較嚴重氧化現(xiàn)象,加之國內(nèi)銅資源緊俏,從1956年號的5分硬幣開始改為鋁鎂合金。雖然硬分幣的面值僅3種,但由于材質與鑄造年份不同,所以家族仍然龐大。迄今為止,這3種面值的硬分幣共發(fā)行了100種。其中1分面值的硬分幣39枚,發(fā)行年份分別為1955~1959、1961、1963、1964、1971~1987、1991~2000、2005~2008。隨著物價上漲,分幣逐漸退出了實際流通,2005年以后,就再也沒有新的分幣發(fā)行。除了流通幣以外,還有一些限量發(fā)行的套裝幣,主要作為禮品存在。
(責任編輯 王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