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部網訊(張晉通訊員周冰)隨著“互聯(lián)網+”時代的到來,阿里巴巴和騰訊公司在今年都相繼推出了通過支付寶和微信向具有賬號和電話聯(lián)系方式的聯(lián)系人派送網絡紅包的新紅包派送方式,這原本是節(jié)日期間親朋好友之間禮尚往來、表達祝福的方式,但這種網絡支付形式卻被有些不法之徒利用,演變成為一種新的行賄方式。
相較于以往的行賄方式,網絡紅包使雙方在未見面的情況下完成錢款交易,相關交易的書證獲取也更加困難。行賄者認為,自己通過網絡方式行賄能夠有效避免法律制裁,而受賄者認為,自己收受賄賂時并未做出任何許諾,通過收取網絡紅包的方式也能夠有效的逃脫法律的制裁。
鑒于此種情況,漢中市西鄉(xiāng)縣檢察院將近年職務犯罪預防的重點轉向了網絡紅包犯罪預防。該院組織職務犯罪預防科的干警深入轄區(qū)內各工業(yè)園區(qū)、機關、國企等單位,一方面向企業(yè)經營者宣傳,即使通過網絡紅包進行行賄,數(shù)額在五千元也將被追究刑事責任,同時主動向企業(yè)經營者公開了檢察機關電子證據(jù)獲取方式,讓企業(yè)經營者杜絕僥幸心理;另一方面,通過以案說法的形式向機關工作人員說明了明知請托,事先受賄,事后承諾也構成受賄罪的情況,讓機關工作人員自覺遠離網絡紅包犯罪。
“你們這堂網絡紅包職務犯罪預防課上的真及時,原本我還覺得網上‘搶’個紅包挺有意思,但沒意識到對我們公職人員來說,網絡紅包的背后有這么大的危害性?!币幻麢C關干部說。
據(jù)介紹,該院已累計開展網絡紅包預防課11次,接受預防的企業(yè)經營者和機關干部共計600余人。該院希望,通過上述職務犯罪預防課的開展讓網絡紅包恢復其原本單純的功能。
(編輯 岳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