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9月8日電(記者歐陽開宇)“倘若美國和中國能夠同心協(xié)力建設世界,那將是何等大的成就?!被粮癫┦坑凇墩撝袊窌刑峒暗暮甏笤妇?,或許將在新一輪習奧會中得到更為深刻的勾勒。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9月訪美,是繼2013年美國加州“莊園會晤”以及2014年北京“瀛臺夜話”之后,中美兩國元首迎來的又一次“跨越太平洋”的歷史性會面。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王義桅對中新社記者說,習近平此訪不僅將為兩國關系發(fā)展注入更多正能量,同時將釋放大國合作的引領示范效應。
新型大國關系,便是示范效應的鮮明注腳。
時針撥回到1985年春,一個來自石家莊的飼料代表團訪問了美國艾奧瓦州。代表團的率領者、時任河北正定縣委書記的習近平在美國居民埃莉諾·德沃夏克家過了一夜。那次訪問為他留下對美國的第一印象。
27年后,當習近平再次坐在馬斯卡廷居民的客廳里聊天時,他的身份已是中國國家副主席。彼時,習近平指出:“寬廣的太平洋有足夠空間容納中美兩個大國”,這句話在習近平成為中國最高領導人之后,仍數(shù)度強調。
中美新一屆領導人履新之際,中國綜合國力持續(xù)發(fā)展壯大、美國推行“亞太再平衡”戰(zhàn)略、反恐面臨新挑戰(zhàn)、歐洲經(jīng)濟衰退等諸多因素交織,在此背景下,“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應運而生。
2013年3月14日晚,習近平應約同奧巴馬舉行上任后首次通話。習近平強調:“走出一條新型大國關系之路”,為此后雙邊關系發(fā)展定下基調。2013年6月,習近平與奧巴馬在美國安納伯格莊園以“不系領帶”的形式會面時提出“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莊園會晤”的新模式,與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新倡議相得益彰。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阮宗澤撰文認為,中國提出建立新型大國關系的新倡議,無疑是當前國際關系中最具創(chuàng)意的“中國方案”。
綜觀此后進行的幾輪習奧會以及兩國元首的多次通話,“中美新型大國關系”成為關鍵語句,共識愈加凝聚。
在俄羅斯圣彼得堡的會談桌旁,習近平向奧巴馬強調,我們應該堅定不移沿著構建新型大國關系這個正確大方向走下去,他并介紹中國經(jīng)濟情況,表達合作誠意。
在荷蘭海牙的核安全峰會期間,習近平會見奧巴馬時表示,你日前給我來信,表示始終致力于發(fā)展中美新型大國關系,我對此表示贊賞。
在巴西福塔萊薩,習近平應約同奧巴馬通電話,兩國元首再度就發(fā)展中美新型大國關系“對表”,習近平表示,下階段,雙方要繼續(xù)相向而行。
在北京中南海瀛臺,習近平向奧巴馬表示,我高興地看到,兩國各界對構建新型大國關系的理念更加認同了,也抱有更高期待。
對于中國最高領導人的主張,奧巴馬予以“贊賞”、“同意”、“共同推動”等積極回應。兩國元首展現(xiàn)出相向而行的姿態(tài),向外界傳遞出積極信號。
毋庸諱言,中美關系發(fā)展不會一馬平川,但正如習近平一再強調,中美兩國利益深度交融,兩國合則兩利,斗則俱傷。不管中美之間有多大分歧,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大勢已不可逆轉。
(責任編輯 師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