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中國國際金融博物館主辦,搜狐財經(jīng)深度合作的“江湖”沙龍舉行第八期。本期主講嘉賓是著名經(jīng)濟學家張維迎,他將以“人生是一連串的偶然事件”為題,講述自己的“江湖故事”。
在回答觀眾提問時,張維迎說改革一般是危機導向的。自己不關(guān)心三年之內(nèi)的事情,張維迎指出領導人只有看得長遠,才會知道短期、現(xiàn)下該如何作為。如果領導人短視,只操心房子、豬肉、黃瓜,反而會導致很危險的狀況。
以下為部分文字實錄:
提問:您剛才反復提到改革,您曾經(jīng)寫過這樣一句話:或許未來的改革只有在真正的危機出現(xiàn)之后才能發(fā)生,這是我們不大愿意看到的,但是歷史經(jīng)驗告訴我們只能如此只有等待。您是否還贊同當時的判斷?您能不能具體闡述一下什么是您所謂真正的危機?這個詞我雖然不知道是什么,但是聽著很恐怖,改革是不是唯一避免它的路徑,倘若真正的危機到來,改革是否可以讓它安然渡過?最后一個問題是這個真正的危機什么時候到來或者它是否已經(jīng)到來?
張維迎:改革一般是危機導向的。我們?nèi)祟惖恼J知能力有限,人有僥幸心理,只要混得過日子就不去改革。慈禧太后滿清帝國這么躲這么躲不改革,原來以為修修補補就能躲過去,最后改革來不及了,慈禧太后早十年改革也許完成了君主立憲,紫禁城還有皇帝,但是太晚了,過了三年她就死了沒機會了,最后徹底垮臺。如果這個過程中有一些人有一定的先見之明,更早看到危機,說服大家去改革,這樣會更好。如果沒有這種情況的話,最后危機一定會來。危機來了,現(xiàn)有的體制主導改革可能變得非常困難,出現(xiàn)社會亂象。
至于什么叫危機?這個東西很難講,一個偶然的事件可能誘發(fā)危機。什么時候來到危機無法預測。我寫過一篇文章《語言腐敗》,我們說的話和靈魂是完全分離的。我們相信什么、不相信什么和我們說的話不一樣,現(xiàn)在很多領導人講話大家不激動,為什么不激動,聽語言很美,但是激動不起來,我們知道他心里想的不是這個東西。這種體制出問題出危機不可預測。
平時在虛假的語言的包裝下來運作,就像齊奧塞斯庫、東歐的問題,數(shù)十萬人的大會高呼萬歲,但突然之間被打倒了;突尼斯一個小商販引起這么大問題,這個真的不好預測。我們這種體制真的危機不好預測,所以我們才需要有英明的人能夠事前認識到這些問題,然后往前走。包括剛才任總、潘總都說你應該開微博,我們的聽眾早上喜歡聽什么,中午喜歡聽什么,晚上喜歡聽什么。坦率講三年以內(nèi)的事我不是很關(guān)心的,三年已經(jīng)能解決的問題我不關(guān)心,我關(guān)心短期的三年到十年,中期的十年到二十年三十年,長期三十年,我在想中國三十年后應該是什么樣的會是個什么樣,而且我也說過我們的領導人只要能看出三十年后中國是什么樣的,才能知道現(xiàn)在應該怎么做,每一步走到哪兒。